今天看到這一則新聞『雙學位女醫師名字男性化,改名行醫 』,我差一點笑掉大牙。台灣的記者素質真是.......
有一名年輕女醫師,同時擁有台灣大學護理系及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雙學位﹝這樣我還是碩士勒﹞。而這名女醫師的名字很男性化,叫張銘峰﹝我的名字也很男性化,我也想改名!﹞漂亮加上細膩,受到患者喜歡,幾乎每天都有診次﹝這有什麼好?女同事護士會排擠,男同事也會愛吃豆腐﹞。張銘峰今年三月改名叫張盈瀅,現在還是待字閨中的張盈瀅,是許多同事及患者眼中的漂亮寶貝,患者還爭相幫她做媒。﹝天啊,好恐怖的困擾﹞
在Glasgow的醫學系,平均70%都是女性,我們來到職場,都覺得護士雖然對我們好,但是對男醫生更好!大家到了這個年紀,很多人都單身。工作這麼忙,哪裡有機會遇到異性。在醫院遇到的異性也就這麼幾隻。
我在台灣、新加坡實習時,當地醫學生及醫生都是男性為主,我的出現,讓大家驚為天人、趨之若鶩。只不過,我對書呆子和喜好肢體接觸的人沒興趣。有一點點姿色﹝雖然快速流失中﹞其實帶來的困擾很大。大家把你標為性感尤物,只吸引到登徒之子,好男人對你有好印象也不敢靠近。
我曾被某台灣慈善機構新加坡分部邀請去參加慈善晚會,我找新加坡籍的大學同學陪我去選禮服,選了一件高貴的無袖小低胸禮服。沒想到一入場被理事長諷刺『未來很適合做心理醫生,一定有很多病人,尤其是男病人』,這對我來說是個多大的傷害!我幹麻花幾天的時間在這個陌生的國家找禮服?我最無法忍受的,就是用有色的眼光汙辱我的專業知識。堂堂一個理事長,眼光竟然這麼狹隘!還虧你做慈善事業!我在晚宴還沒開始之前,趕快在飯店附近尋找羊毛衫遮羞,可是這個熱帶國家哪裡有賣?結果麗珊還是把她的羊毛衫借我穿,好感謝。其實當晚我一直在冒汗,不知道是緊張還是真的很熱?
在醫院大家都很喜歡我在台灣買的衣服喔,人一有氣質,夜市貨也像名牌。結果有一天朋友說,妳出門還是多打扮比較好看。真是暈倒。我還是比較喜歡牛仔褲和運動鞋。不要打扮成太漂亮啦,老天會忌妒啦。打扮,也是只有給最親近的人看。
啊今天加薪喔!週六去剪頭髮打扮打扮,給乾爹乾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