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還記得小學的時候強背著古代文明來源,底格裏斯河(Tigris)和幼發拉底河(Euphrates)念起來十分饒舌,但是多年後的我依稀記得。在新加坡留學期間在寄宿家庭迷上了尼羅河女兒,因此迷上了埃及、北菲和中東歷史,可惜歷史課只考東南亞歷史,要不然我可能會迷上歷史課吧。

大英博物館一直有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亞述( Assyria)、埃及的館藏,住在倫敦的最大享受就是常常跑去看這些免費的展覽,這次看到巴比倫的特別展,我還是乖乖的掏出銀子排隊參觀。

我很喜歡2001年後改建的博物館屋頂,比我第一次來參觀的時候美麗多了。

由於展覽有限制入場時間和人數,我必須等兩個小時,我就上樓去看美索不達米亞館藏,可惜最重要的收藏〈夜之后〉(Queen of the Night)被借去紐約展覽了。

巴比倫最初不過是幼發拉底河邊的一個不知名的小城市。在阿卡德人Akkad的一塊碑文中,列舉了許多被征服的城市,其中就有巴比倫的名字。在公元前2200年左右,來自敘利亞草原的另一支阿摩利人Amorite攻佔這座小城,建立了國家。驍勇善戰,爭強尚武的阿摩利人以此為中心,南征北討,四處征戰,最終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巴比倫帝國,歷史上稱之為「古巴比倫王國」。阿摩利人也因此被稱為巴比倫人。巴比倫人繼承了蘇美爾人Sumerian和阿卡德人的文明成果,並發揚光大,把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發展到了頂峰。人們喜歡用「巴比倫」三個字來概括古代兩河流域文明,足以表明巴比倫文明所創造的輝煌業績和對世人所具有的魅力。

古巴比倫最傑出的國王是第六位國王漢謨拉比Hammurabi(約公元前1792年—前1750年在位),他締造了巴比倫帝國。他登上王位後,即著手進行統一兩河流域的戰爭。除了北方的亞述,他基本上統一了兩河流域,定都巴比倫。

漢謨拉比最大的貢獻是頒布了《漢謨拉比法典》The Code of Hammurabi,典藏於法國羅浮宮。法典建立於蘇美爾人的法律『以眼還眼』﹝這一招狠﹞,是全世界第一個保護各階級、年齡、性別的法典。

漢謨拉比時期後,巴比倫王國由盛而衰,約在公元前1595年被Kassite所滅,亞述人和波斯Elamite人都來干預政事。公元前7世紀後半期,亞述帝國由於內亂外患,迦勒底人Chaldeans在首領那波帕拉沙爾Nobopolassar的領導下,聯合北方的米底人,在公元前612年滅亡了亞述。那波帕拉沙爾成為新巴比倫王國的第一位國王。在這一時期,還是少年的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就跟隨年邁的父親統兵作戰。他勇敢機敏,能夠身先士卒,深得將士們的擁護,在他擊敗埃及之後,那波帕拉沙爾Nobopolassar駕崩,他成為新王,之後敘利亞、巴勒斯坦地區諸小國發動征服戰爭。大馬士革、西頓、推羅以及猶太的國王都被迫納貢稱臣。

"巴比倫之囚" (Babylonian Captivity} 緣起於西元前601年。這一年尼布甲尼撒再度與埃及交戰,結果折翼而返。3年來一直臣服於尼布甲尼撒的猶太國王約雅敬,便趁機投向埃及。尼布甲尼撒聽到消息大發雷霆,在猶太國王約雅敬死去後,親自率領大軍攻向耶路撒冷。經過兩個多月的圍攻,在猶太內部親巴比倫派的推動下,猶太新國王帶著所有的大臣一起出城投降。尼布甲尼撒廢黜了約雅斤,封新王的叔叔為猶太王,並為其改名西底家,讓他宣誓效忠新巴比倫王國。然後下令將猶太王室的 大部分成員和猶太的能工巧匠一起押往巴比倫,又洗劫耶路撒冷的神廟。

西元前588年,埃及向巴勒斯坦地區發動了進攻,猶太國王西底家起來響應埃及人。尼布甲尼撒又一次率新巴比倫軍隊對耶路撒冷發動了第二次圍攻,歷時18個月。由於饑荒和內部分裂,耶路撒冷終於在西元前586年陷落。尼布甲尼撒對一反再反的猶太國王無比的痛恨,下令在猶太國王西底家的面前殺死他的幾個兒子,然後又剜去了西底家的眼睛,把他帶到巴比倫去示眾。耶路撒冷全城被洗劫一空。城墻被拆毀,神廟、王宮和許多民宅被焚燒,全城活著的居民幾乎全被擄到巴比倫。

猶太的先知文學,對尼布甲尼撒對耶路撒冷的圍攻和“巴比倫之囚”的記述,都保存在《聖經·舊約全書》中,尼布甲尼撒在那裏被說成是上帝懲罰猶太人罪惡的工具。

巴比倫最有名的,莫過於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空中花園』(Hanging Garden)吧?相傳它是尼布甲尼撒為讓他的米底妻子賽米拉米斯公主Amytis of Media,排解思鄉愁而興建的。原來伊朗高原是王后的故鄉,那裏山巒起伏,森林茂密。可是,在巴比倫連一塊石頭都不易找到。於是,他下令召集了幾萬名能工巧匠,用人工堆了一座每邊長120多米,高25米(用石柱和石板一層一層向上堆砌,直達高空)的大假山。假山共7層,每層鋪上浸透柏油的柳條墊,以防滲水。為了防止萬一,上面再鋪兩層磚頭,還澆鑄了一層鉛。經過這些措施以後,才在上面一層一層地培上肥沃的泥土,種植許多奇花異草。這些花木遠看好像長在空中,所以叫做“空中花園”。可空中種了花木,澆水又成了大問題。於是,建築師們特意在頂上設計了機械的提灌設備,用螺旋泵不斷地從幼發拉底河裏取水。空中花園裏,除了奇花異草,還建造了富麗堂皇的宮殿,這樣國王和王后就可以在這座宮殿裏瀏覽全城的風光。可惜它毀於公元前二世紀的地震,只剩下藝術家隨著傳說幻想下的畫作。

背景後面,是巴比倫著名的通天塔。

1950年考古學家發現的疑似空中花園遺跡,不過有許多史學家懷疑空中花園的真實性

(來自柏林Pergamon博物館,取於巴比倫城門之一)
在尼布甲尼撒統治時期,新巴比倫王國的政治穩定,經濟繁榮。他下令重修巴比倫城,把首都巴比倫城建成一座堡壘般的城市。城市是方形的,每邊長22.2公里。圍繞城市的城墻大約有8.5米高,是用磚砌和油漆澆灌而成的。四匹馬拉的戰車可以在寬闊的城墻上轉身。全城有100扇用銅做成的城門,因此希臘大詩人荷馬又把巴比倫城稱為“百門之都”。巴比倫古城的大門叫伊絲達爾女神門Ishtar Gate,高4米多,寬2米左右。門的上部是拱形結構,兩邊和殘存的城牆相連,門洞兩邊的牆上有黃、棕兩色琉璃磚製成的雄獅、公牛等圖像。這座城門建築得十分牢固,公元前568年波斯人在摧毀巴比倫古城時,只有這座城門倖存下來。在千百年風雨剝蝕下,古城城牆已坍塌無存,唯獨這座城門依然完好如初。穿過城門是典禮道Processional Way,上面鋪著灰色和粉紅色石子,大道兩旁的殘牆上現在還留著清晰可見的雄獅、公牛等圖像。

巴比倫古城裡最早的巴別通天塔Tower of Babel,在公元前689年亞述國王辛赫那裡布攻佔巴比倫時就破壞了。尼布甲尼撒下令重建的巴別通天塔共有7層,總高90米,塔基的長度和寬度各為91米左右。它本是巴比倫古城裡,一座供奉巴比倫人的主神馬都克Marduk的神廟。塔的頂端是神殿。有一條石梯可以直通神殿,敬神時,穿著白色法衣的祭司在 由樂器伴奏的合唱聲中登上塔頂,在五千多年前能蓋出如此巍峨雄偉的通天塔,也真是人世間的一大奇蹟,所以有些文獻把空中花園和通天塔並列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蹟。

「巴別」這個詞是巴比倫文,意思是「神的大門」。由於它的讀音跟古希伯萊語Hebrew中的「混亂」一詞相似。《聖經·舊約》上說人類的祖先最初講的是同一種語言,他們在兩河流域之間發現了一塊非常肥沃的土地,於是就在那裡定居下來。後來,他們的日子越過越好,決定修建一座可以通到天上去的高塔,這就是巴別塔。他們用磚和河泥做為建築的材料。直到有一天,高高的塔頂已衝入雲霄。上帝耶和華得知此事,立即從天國下凡視察。上帝一看,又驚又怒,認為這是人類虛榮心的象徵。上帝心想,人們講同樣的語言,就能建起這樣的巨塔,日後還有什麼辦不成的事情呢?於是,上帝決定讓人世間的語言發生混亂,使人們互相言語不通。後來人們就把巴比倫叫做「冒犯上帝的城市」。

倒底通天塔長得怎麼樣呢?沒人知道,大多數畫家的幻想,都是以羅馬競技場為藍圖。

尼布甲尼撒在位期間國力強大,巴比倫城人口達到10多萬,且因地處交通要衝,世界各國的商人都到這裡來,是當時亞洲西部著名的商業和文化中心,被稱為“上天的門戶”,奴隸制經濟也有了很大發展。但是,被征服的外族人對巴比 倫奴隸主的仇恨和反抗不斷發生,本族的貧民和農民因破產淪為奴隸,加劇了國內的階級矛盾,奴隸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矛盾也越來越激烈。尼布甲尼撒死後,國內政局立即動蕩起來,6年中8個國王被廢,其中兩個被殺。在聖經舊約,創世紀和但以理書皆詳細記載了巴比倫的沉淪。

拿波尼度王(Nabonidus)是巴比倫帝國最後之王,他全力祭拜月神Sin,荒廢巴比倫主神馬都克Marduk的傳統,引起民怨,封長子伯沙撒(Belshazzar)封為迦勒底王與他一同攝政,自己卻消失十餘年。當伯沙撒王設盛筵飲酒作樂時,巴比倫已被瑪代波斯聯軍(Medes and Persian)圍攻四年。但他以為巴比倫城是難攻不落的要塞,他深信敵軍絕不可能攻進來,為要安定民心,所以他設擺盛筵,將尼布甲尼撒王從耶路撒冷殿中所掠的金銀器皿拿來,王和大臣皇后妃嬪就用這器皿飲酒;他們飲酒,讚美金銀銅鐵木石所造的神。突然有人的指頭顯出,在王宮與燈臺相對的粉牆上寫字(但五5)這是神宣判他的罪狀與刑罰。王看見寫字的指頭,就變了臉色,魂不守舍。他能安然面對圍城大軍,仍然飲食作樂;但在神的審判手下,全然喪失傲勁,既恐惶又無所適從。

(Rembrandt版的伯沙撒見到牆上文字,National Gallery London)
沒有人能讀解牆上的文字,太后想起尼布甲尼撒的寵臣但以理Daniel,以往是幫國王解夢並進諫言。但是這一次他對伯沙撒王沒有諫言,只有解釋字義,及宣告他的罪狀與神的刑罰。「所寫的文字是彌尼,彌尼,提客勒,烏法珥新;講解是這樣;彌尼,就是神已經數算你國的年日到此完畢;提客勒,就是你被稱在天平裏顯出你的虧欠;毘勒斯,就是你的國分裂,歸與瑪代人和波斯人」(但五5~28)。當晚,波斯王居魯士下令在幼發拉底河中修築了一座水壩,把河水放到壩的一邊去。他的軍隊從另一邊放幹水的河床中偷偷進入城裏,未經交戰就佔領了巴比倫。據說,有一些巴比倫商人做了波斯人的內應。存在僅88年的新巴比倫王國滅亡了。

歷史學家分析,牆上的文字是應該直著念而不是橫著念,所以當時沒人看得懂﹝怎麼覺得中國史上也有這樣的例子,還是武俠小說裡的方式?﹞波斯人占領巴比倫之後,也沒有像傳說中一樣,上帝也沒馬上把通天塔和空中花園銷毀,而是數百年的乾旱以及地震摧毀了它們。

巴比倫文明還向人類貢獻了天文學、數學、醫藥學方面的早期成果,美國學者S·N·克萊默在他的著作中列舉了巴比倫古文明在世界歷史上首創的27個“第一”:
1、最早的學校
2、最早的獻媚事例
3、最早的少年犯罪
4、最早的“神經戰”
5、最早的兩院制議會
6、最早的史學家
7、最早的減稅事件
8、最早的法典和立法者
9、最早的判例
10、最早的藥典
11、最早的農曆
12、最早的林蔭園藝實驗
13、最早的宇宙進化論和宇宙論
14、最早的倫理標準
15、最早的“約伯”(古代猶太民族的族長)
16、最早的格言和諺語
17、最早的動物寓言
18、最早的文學辯論
19、最早的聖經故事
20、最早的“挪亞”
21、最早的復活故事
22、最早的“聖喬治”(英國保護神)
23、吉爾加美什的故事:最早的文學作品的移植
24、史詩文學:人類最早的英雄時代
25、最早的情歌
26、最早的圖書館目錄
27、世界和平:人類最早的黃金時代。

巴比倫人使用的契型文字,還蠻像中國人的甲骨文,只不過它們是襄在黏土上。這是我從網站上抓到的軟體寫出我的名字。

巴比倫人使用60為數字的單位,因為它有很多約數(就是很多數字可以被60除),這奠定了時間和日曆的基礎(雖然老師說是中國人發明的),巴比倫的十二個月份也是用十二星座為名喔。巴比倫王有從萬神論轉向一神論,對猶太教和基督教有重要的影響。此外,巴比倫人影響了希臘羅馬人的建築和哲學,甚至影響了遠東文化(Again, 老師教的是,這些都是中國人發明的)

『為了拯救文明,我們只好向文明的搖籃爭戰。』
在巴比倫敗給波斯後的兩千多年,巴比倫的領土曾被希臘、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黎巴嫩、約旦、科威特、以色列瓜分,位離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八十公里的巴比倫,當然逃不過他的毒手。

海珊行宮與巴比倫古城對望
同眾多獨裁者一樣,海珊好大喜功,他的肖象幾乎充斥伊拉克每一個街角,不論男女老少,都謳歌來頌讚他那神話般的彪炳功勳。海珊喜歡把自己比作尼布甲尼撒。今天,在海珊宮殿的牆上同樣如此,不但刻有這位總統自己的畫像和八顆星,而且下面還刻著:建于海珊時代。海珊不顧伊拉克百姓窮苦至極,視重建尼布甲尼撒王王宮為首要之務。海珊在巴比倫遺址上到處都留下了他自己的“標記”。遺址的入口處,豎著一個巨大的海珊總統雕像;在離遺址幾百米遠處,一座仿造古巴比倫皇宮風格建成的海珊行宮豎立在一個小山頂上,俯瞰著整個巴比倫遺址。2500年前,尼布甲尼撒王建造宮殿時,每塊磚塊上面都刻著尼布甲尼撒的名字,而之前海珊政府據說燒了6千多萬塊磚,每塊磚上都刻上了一段話:「這座宮殿由伊拉克的守護者—薩達姆‧海珊重建」,砌在尼布甲尼撒皇宮遺址之上。

在消失了兩千年後的巴比倫遺跡,在二十世紀初被發現,卻在短短的幾十年內又被摧毀

情勢已經很明顯:滅亡已降臨伊拉克,海珊重蹈以前尼布甲尼撒王的覆轍。海珊豪奢的宮殿和花園,再也不能成為掩藏邪惡之所了。不管是對今天或對未來,聖經《啟示錄》告訴我們:『巴比倫大城傾倒了,傾倒了』」!(啟14:8)

可惜巴比倫逃過了暴君,還是逃不過戰爭的魔咒,這一張是網路上抓的近照。

海珊總統在巴比倫遺址上所興建的宮殿和假山是2003年入侵伊拉克的美軍來到這裡的原因。和伊拉克其他地方一樣,這個宮殿被美軍徵用為總部。美軍於2003年至2004年間構築工事、挖掘壕溝,並鋪上礫石,建造了一個儲油站,以供直升機機場使用。

王宮遺址四周被開鑿出一條鋪上碎石的大道,再興建預鑄營舍,供2000名美軍居住。直升機機場距北殿只有300公尺。韓薩說,飛機的振動使1980年代海珊重建的Ninmah(冥界女神)神殿的基礎鬆動。經過一年的工程,再加上18個月的軍事佔領,坦克與直升機出入頻繁之後,己對此地造成無可彌補的損害。美軍在巴比倫駐紮了五個月之後移交給波蘭部隊,後者又駐紮了16個月才移防。

大英博物館的專家在2005年所發表的一項報告中証實,神殿與Ishtar Gate上所刻的九隻龍,以及儀式行進道路上的卵石所遭受的傷害,都來自於重型機械經過所造成的振動。四年過去了,美軍與英軍也慢慢撤走了,但是,伊拉克最重要的博物館,最重要的歷史遺跡,還是沒有被改善。UNESCO和UN已經把重建巴比倫當作第一要事,頻頻向富商招手,不過戰事未平前、金融風暴下有誰敢投資呢?巴比倫的厄運還在進行中.........

後記:參觀『巴比倫』大失所望,除了大排長龍之外,會場根本是人擠人、動彈不得,展覽的主題皆是畫家印象中的巴比倫,而我期待的古物卻是少之又少,光是看一篇解說就要花超過五分鐘排隊。令人更失望的是,在敘述聖經的大字報,竟然出現了一句重覆兩遍的窘境,這是我在這種大型展覽中第一次見到。展覽後方把重點放到巴比倫引申為豪華享受的代言詞與現代音樂電影,最後一篇又跳到伊拉克和美軍的破壞,讓人抓不出重點,讓我看不出所以然,回家google反而學到更多。可能是議題敏感,再怎麼說英國也有派軍到伊拉克攻打,也有參予破壞。反諷的是,英國人民打從一開始就反對戰爭,大英博物館的學者也是第一個跳出來指責美軍破壞文化遺跡。而英國政府又是大英博物館的最大贊助者,這些專家有多少話無法擺在展示裡我們也心知肚明。我不是歷史學家,對歷史也認知不多,回家卻集合網路的資訊寫下這一篇,希望能幫這些有話無法直說的史學家、考古學家盡一點力吧。

資料來源:BabylonYahoo!奇摩知識維基百科大英博物館第55~56室紐約時報英國Guardian報,當然還有萬能的孤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riellas 的頭像
    ariellas

    Ariella

    ariell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